江西贛縣稀土產業發展芻議
一、基本情況目前,贛縣有規模以上稀土深加工及應用企業15家,離子型稀土分離能達10000噸/年左右,已成為贛州最大的稀土加工中心,全國最重要的稀 土產品生產基地。今年1-10月份,稀土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8億元,同比增長69.2%;上交稅金3.65億元,同比增長196.8%;實現利潤 7.52億元,同比增長480.4%;稀土產業對財政的貢獻率大幅度提高。尤其是紅金稀土公司實現歷史性突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2億元,同比增長 203.91%;上交稅金1.62億元,同比增長264.67%;實現利潤4.46億元,同比增長662.34%。 二、存在問題 1、生產產能大、配額少嚴重制約產業發展截至7月份,國家下發的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已基本用完(國家每年給贛州稀土企業生產下達的指令性是12000 噸左右,贛州每年給贛縣的指標為1600噸左右),贛州市分配給贛縣分離企業的分離指標及各企業想方設法籌集外購的稀土已基本生產完了,而對于冶煉分離上 限指標,不少企業叫苦連天,稱“不夠用”。其中,紅金稀土、新盛稀土已在8月份主動停產,處于無料加工狀態。同時,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已逐步影響贛縣稀土企 業的發展。贛縣稀土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已逐步呈現出來。指令性生產計劃的不足也將制約稀土產業鏈的升級改造。部分企業無生產指標、無配額指標也困擾稀土企 業的發展。如果企業停產或半停產,園區經濟效益將大幅度滑坡,財政收入也將大大減少,大部分從業人員面臨失業,相當一部分技術人才將流失。 2、產業結構單一,缺乏高端產品產業集中度低,產品結構矛盾仍然突出。目前贛縣稀土企業普遍規模小,絕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目前贛縣稀土 產業中上游產品占70%以上,應用產品幾乎為零,且產品比較趨同,屬原料型產業,產業鏈延伸還不夠,以產品和產業為紐帶的協作配套體系尚未形成。而當前國 家及省市各級政府供應原料的原則以突出優先保障從事稀土深加工及應用企業的生產,贛州市則優先保障稀土節能燈和稀土電機等應用企業生產所需原料,其次保障 功能材料類企業生產所需原料。對于贛縣缺乏高端稀土應用產品生產的產業結構很不利。 3、產能不明確,存在歷史遺留問題。贛縣4戶分離企業的生 產能力已達2000噸以上,其中紅金稀土已達4600噸,但企業真正立項審批的生產能力還遠不足1500噸(規模低于1500噸/年的離子型稀土礦冶煉分 離生產設施要求于2013年淘汰)。部分企業項目立項、批復還存在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得到明確認定。 三、幾點建議 1、未來開采總 量和出口配額相關政策的制定,要統籌考慮國內資源、生產、消費以及國際市場情況,合理確定年度稀土開采總量和出口配額,推進企業生產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 鼓勵稀土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共同促進產業升級,實現從原料型基地向深加工及應用產品開發基地的轉變,在條件 具備的地區重點發展稀土深加工及稀土永磁電機等應用產品。 2、增強稀土資源和環境保護工作力度,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方面的法 律和法規,做到清潔生產,達標排放,積極采用和推廣循環經濟和環保要求的新工藝,優化稀土企業的生產環境。按照產業政策的要求,科學配置和有效開發利用稀 土資源,加強對資源的綜合利用工作,加強對稀土資源的保護,特別是要加快對排放尾礦壩稀土礦選礦新工藝的研發。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基礎上鼓勵企業對非放射性 稀土廢料和稀土尾礦開展回收利用,開發二次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3、要制定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法規的生產工藝、 規模、設備、環保等標準體系。只要符合條件,不論是國企還是私企,不論是地方國企還是中央企業,皆可入行;不符合條件,即使是大型國有企業,也要限期整改 甚至淘汰出局。然后,要發揮地方政府部門的協調功能,盡快出臺稀土企業聯合、兼并、重組系列優惠政策,積極推進區域稀土企業重組整合,引導稀土企業通過強 強聯合、兼并重組、互相持股、整合產能等方式進行戰略重組,使區域稀土企業既有高度分工、又相互緊密協作,以達到優勢互補,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擴大具有比 較優勢稀土骨干企業規模的目的。 4、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稀土資源與產品加工優勢,加快稀土研發中心和贛州離子型稀土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建設,促 進稀土產品在高新技術、新材料中的應用和新領域的更深層研究。在國家鎢與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基礎上,依托省內外高校的科研機構,建立“國家稀土工 業研究院”或組建稀土科研平臺,采用股份合資、開放合作、市場動作的全新模式,盡快建立離子型稀土開發應用企業技術中心,解決離子型稀土開發應用中的共性 技術、關鍵技術,促進成果轉化。大力把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前沿技術引進來,把稀土工業做強做大,通過技術創新使產品附加值成幾何級數增長,通過產業集群建設 使經濟發展逐步進入“快車道”。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