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原材料價格暴漲助推LED產業整合加速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是鄧小平在1992年說的一句話。
中國一向被認為是稀土大國,擁有這一堪比石油的財富,如今它名副其實。
今年以來,與大盤形成反比的稀土價格止不住地大幅上漲,甚至一度最高漲幅達200%,而以此為生的相關產業均為之動蕩,對于稀土在隨著熒光燈(包括節能燈)、LED器件生產中的原材料扮演重要角色的LED產業而言,稀土價格大幅上漲,LED產業也就此加速升級,企業整合加劇。
稀土價格井噴
助推LED產業整合加速
稀土在今年上半年一路暴漲達2倍,完美演繹了井噴場景。而此波震蕩迫使LED產業整合加速。
受稀土價格劇烈變動影響,以其為重要原材料、賴以生存的LED產業也倍受影響,原本就艱難行走的光電企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
中國LED工程網相關人士表示:“新一代的節能光源中固體白光發光二極管的技術需要以稀土為原料,實現白光發射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利用稀土發光材料的熒光轉換技術。照明材料和發光材料需要用到熒光粉,其廣泛存在于熒光燈、節能燈、LED器件封裝中。
目前國內LED產業鏈的進展,主要在于發展LED外延片、芯片、高品質熒光粉等封裝材料,形成汽車電子、太陽能光伏電池及中下游產業及配套產業。利用引進的自動化封裝設備和技術,發展大功率型白光LED封裝項目和中、高端LED應用產品。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稀土價格出現突發性上漲,金屬價格也在逐年攀升,還不足以對LED產業成本構成強大威脅,主要是因為LED照明目前能夠保持30%以上的較高利潤。”
產業加速競爭
稀土“漲”LED企業是“苦”是“甜”?
此次稀土迎來價格上漲大潮,一批LED企業可謂身在水生火熱之中。
一位從事LED產業工作經歷企業管理者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LED產業的頂級和核心技術被美、日企業和臺灣企業壟斷,歐洲企業在LED技術領域和應用市場占據優勢。高端市場基本被飛利浦等外資品牌所占據。國內LED技術相對水平較低,主要應用于中低市場,利潤較低。應用目前更多局限于交通運輸業等,在LED背光源應用等高端產品方面有待普及和挖掘。”
陽光照明證券部人士則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公司的盈利影響是短期的,這個行業依舊需要以長遠眼光來看,雖然成本有上漲趨勢,但是仍然將加大在布局產業鏈上面的投資,拓展上下游。”
德豪潤達(16.50,0.00,0.00%)董秘王少華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產品原材料主要集中于有色金屬、塑料這塊,稀土價格上漲目前影響不大。公司通過提高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提高效率、節約等本,轉移漲價壓力,消除原材料上漲不利影響。”
而也有部分中小企業遭遇進退兩難局面。“本身行業就可能面臨投資過熱局面,加上成本趨高因素,部分中標節能燈推廣項目的廠家有退出的意味,未來在行業內能站得住腳的必然還是行業龍頭,中小型企業面臨整合。”市場人士指出。
LED電子顯示屏生產廠家深圳市亞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認為:“稀土價格上漲對LED企業帶來很大成本壓力,LED行業的成本壓力一直存在,只是企業需要找方式轉壓或者通過多種方式尋求資金支持。”
如今,LED產業升級對資金的需求更加突出,資本力量成為不可忽視的助推力。國內大小LED企業紛紛瞄準資本市場,謀求上市融資。
去年,LED芯片和封裝企業國星光電(21.53,-0.35,-1.60%)、乾照光電(29.960,0.11,0.37%)和雷曼光電(23.490,-0.31,-1.30%)分別實現IPO。
今年5月,在登錄創業板的企業中,不乏中小型LED企業的身影,封裝企業鴻利光電(21.300,0.31,1.48%)登陸深圳創業板、顯示屏企業奧拓電子(18.11,0.26,1.46%)也登錄中小板,瑞豐光電(16.450,-0.21,-1.26%)過會。6月深圳洲明科技(18.600,0.10,0.54%)在深圳上市。
高工產業研究院人士指出:“國內LED企業無論在技術、規模和資金上都無法與國際LED巨頭抗衡,綜合實力有一定差距,擴大規模和優化產品結構等方面受到制約,資本力量的積累可以加快實力升級,但是并不是唯一動力,關鍵在于企業通過整合壯大,提高自身競爭力。”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