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違規項目仍上馬
淘汰落后對市場影響有限
近日,工信部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公布了2011年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涉及18個工業行業,2255家企業,較去年增加了168家。其中涉及電解鋁產能61.9萬噸,涉及相關企業22家。從淘汰落后產能的規模上看,電解鋁行業被淘汰產能較2010年的33.9萬噸/年的規模多出一倍。
按照工信部要求,被列入公告名單的企業落后產能,要在2011年年底前被徹底淘汰。據悉,此前各省份已將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企業,并將企業名單在當地政府網站和媒體上進行了公告。
根據工信部等18部委1月下發的《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考核實施方案》,對未按期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暫停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同時,投資管理部門不予審批、核準和備案新的投資項目,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不予批準新增用地。此外,工信部還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列入公告名單的企業落后產能在2011年年底前被徹底淘汰,并做好檢查驗收和完成目標任務情況公告工作。
上述名單公布后,相關工作進展如何,被列入公告名單的企業以及行業人士對淘汰落后產能的態度和看法到底怎樣?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部分企業及相關業內人士。
近日,山西一家鋁業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淘汰落后產能一方面是為了解決電解鋁行業的高能耗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解決電解鋁行業的過剩問題”。在談到淘汰落后產能對行業有何影響時,特別是能否解決行業過剩問題時,該負責人表示,“從概念上說對行業是利好”。
有機構認為,目前國內有效電解鋁產能大約2000萬噸,但此次調控產能僅占目前運行產能的3%,且關停時間要求在2011年年底,屆時西部地區將有較多電解鋁新產能投產,因此這批落后產能的淘汰對于國內電解鋁市場的供應影響有限。
中國鋁業(601600)公司旗下蘭州鋁業公司和連城分公司也在牽涉名單之列。該公司新聞發言人袁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蘭州鋁業公司落后產能目前早已完全淘汰,連城公司淘汰落后產能已接近尾聲,目前因剩部分臟料,待這些臟料吃完之后落后產能將很快被徹底淘汰。
對于此次淘汰落后產能能否解決行業過剩問題,袁力的評判也比較謹慎。“電解鋁產能過剩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在袁力看來,解決行業過剩問題僅靠淘汰落后還不夠,而是需要綜合治理。
違規項目仍上馬 過剩嚴重
電解鋁行業過剩問題已經是不爭的事實。7月19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資深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中國電解鋁實際產能可能在2400萬—2500萬噸之間,而實際需求(含出口)僅1500萬噸左右,產能過剩達1000萬噸左右,問題十分嚴重。
同時,該資深人士預計,到2015年,中國電解鋁產能可能達到3000萬噸,原因在于目前仍有不少電解鋁項目在建,包括一些違規項目仍在盲目上馬。
據該知情人士透露,當前,在電解鋁項目立項受限,無法拿到國家核準的“準生證”的情況下,一些地方便瞞天過海,以再生鋁項目立項,以此換取“地方糧票”,一些地方政府從解決稅收、就業等角度考慮,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為違規項目上馬開綠燈。
這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國內電解鋁企業產能過大,存在嚴重過剩,導致一半以上企業對上游原料氧化鋁需進口解決,市場需求不足、“吃不飽”、行業大面積虧損等問題突出。而國內氧化鋁則供不應求,氧化鋁生產企業日子相對好過。
受金融危機的沖擊,電解鋁價格一度大跌至10000元/噸左右,一些企業為求生存被迫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出售產品。而隨著全球經濟逐漸走出金融危機陰影,電解鋁需求逐步回暖,價格開始大幅反彈,這也是違規項目盲目上馬的原因所在。
以今年為例,5月末、6月初以來,滬鋁一改往日“熊”風,出現一波凌厲的上漲行情。滬鋁指數從16505元/噸漲至目前的17692元/噸一線,漲幅超過1000元/噸。隨著價格的持續走高,電解鋁產量創下新高。
不過,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下游消費增速放緩和美元走強等因素影響,鋁價進一步上漲可能將遇到阻礙,面臨大幅拉升后的下跌風險。而這也可能將使整個行業再度蒙上陰影。
前述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從以往經驗來看,淘汰落后產能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政策能否落實關鍵要加強監督檢查,防止死灰復燃。否則,不僅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不利,還有可能導致電解鋁行業出現更為嚴重的過剩。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