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部:劃定稀土鐵礦國家規劃礦區旨在加強資源保護
近日,國土資源部劃定了首批稀土、鐵礦國家規劃礦區。本次劃定的贛州地區稀土礦國家規劃礦區包括勘查區、開采區及成礦遠景區共 11個區塊,總面積2500多平方公里,預測稀土遠景資源量約76萬噸,其中中重稀土資源儲量約71萬噸。資源查明后可望使目前全國中重稀土探明資源儲量 增長80%。2009年該區開采稀土氧化物3444.95噸,江西省稀土產量全部出自這里。
在四川攀西地區設立鐵礦國家規劃礦區。攀西地區老礦區深部和外圍有很好的找礦遠景,攀枝花、白馬兩礦區面積共460多平方公里,預測釩鈦磁鐵礦遠景資源量136億噸。現有產能1683萬噸/年。
劃定稀土和鐵礦國家規劃礦區的目的、意義是什么?記者就有關問題采訪了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負責人。
旨在加強資源保護
稀土是我國重要的優勢礦產資源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之一。目前中國稀土儲量只占世界的1/3左右,而供應量則占世界的90%以上。這顯然是不 可持續的。同時,稀土的開采與加工須付出極大的環境成本。一是稀土礦開采造成大面積開挖,山林被砍伐,泥土裸露、溝壑遍布,水土流失,而大量水土流失又毀 壞了耕地。二是稀土礦開采后的排放物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因此,劃定設立稀土國家規劃礦區,旨在加強稀土礦產資源保護,這既是保護稀土這種耗竭性資源,實 現資源長期可持續利用的需要,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
鐵礦是我國重要的緊缺大宗礦產,近年來查明儲量、開采量不斷增長,但進口依存度持續攀升,目前超過50%。因此,有必要加大國內鐵礦找礦勘查力 度,切實提高緊缺礦產資源保障能力。設立鐵礦國家規劃礦區,就是對鐵礦勘查開采管理作出宏觀遠景規劃,有利于加強鐵礦資源的宏觀調控。
劃定稀土和鐵礦國家規劃礦區的主要目的,是對我國重要稀土和鐵礦遠景區域編制國家規劃礦區勘查開采規劃,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或省級財政專項資金 開展預查、普查和必要的詳查,摸清資源家底。編制礦業權設置方案,按照經濟建設和市場需求,有序投放礦業權,分階段合理勘查開發,控制稀土優勢礦產的開發 強度,提升鐵礦緊缺礦產的供應能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提高對稀土和鐵礦資源的宏觀調控能力,促進國家重要戰略礦產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劃定的依據是什么
一是資源的重要程度。被劃定為國家規劃礦區的資源應特別重要。我國離子型稀土資源在世界上獨具優勢。贛州是我國離子型稀土尤其是離子型中重稀土 主要產地之一,其開采指標、產量占全國中重稀土的70%左右,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西昌地區是我國乃至世界釩鈦磁鐵礦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已查 明鐵礦資源儲量近100億噸,約占全國鐵礦資源儲量的15%。其中釩鈦磁鐵礦約96億噸,占全國釩鈦磁鐵礦儲量的83%;釩資源儲量為1861萬噸,占全 國52%;鈦資源儲量約6.18億噸,占全國原生鈦鐵礦資源儲量的95%。
二是明顯的地質特征。根據專家意見,贛州燕山期花崗巖風化殼中大多賦存離子型稀土礦。本次規劃礦區包括已發現的和正在開采的離子型稀土礦床,以 及大部分未來可能發現大中型稀土礦床的燕山期花崗巖風化殼分布區。我國鐵礦貧礦多,難選冶礦多,攀西地區則屬我國少見的富鐵礦分布區,成礦條件優越,找礦 潛力大,適宜建設大型礦山,有利于綜合利用,具有統一規劃、實施規模開發的優勢。
三是條件比較成熟。贛州稀土開采、生產、加工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管理體系比較健全。攀西地區釩鈦磁鐵礦實際采選能力為3000多萬噸/年,劃定鐵礦國家規劃礦區具有較好的基礎。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