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掀起一波空漲行情
7月22日,國內幾大鋼企主要鋼材品種普漲100— 300元/噸。僅隔一天時間,7月23日,鐵礦粉價格應聲而漲, 65% 品位鐵礦粉漲價 60元/噸。
幾乎是同時,鋼材和鐵礦粉價格一改自4月份以來持續走跌的頹勢,出現漲價的態勢。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鋼材和鐵礦粉的漲跌?今后的走勢又如何?對鋼鐵行業及相關產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連日來,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在省內部分鋼鐵企業和經銷商處進行了采訪。
鐵礦石跟風鋼材漲價原因何在
自4月份以來,由于政府對房地產實施調控政策,我國鋼鐵市場需求放緩,庫存增加,價格也隨之下跌。截至7月中旬,廣泛用于電子和汽車等產品的熱軋鋼板價格比4 月上旬下跌了 10% 左右,建筑用鋼筋價格也下跌了 15% .
然而,近一周以來,鋼鐵價格卻連續幾天大漲,國內20 多家鋼廠大面積上調產品出廠價,鋼材現貨價格也集體上揚。在持續了三個月的降價潮之后,鋼鐵市場終于緩了口氣,成交量也隨之放大。受鋼價價格反彈的提振,“跌跌不休”的鐵礦石價格,也露出一絲企穩反彈的苗頭。
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鐵礦石現貨價格曾一度達到 190美元-192美元/噸。此后,現貨礦價開始呈加速下滑勢頭,至7月16 日,進口礦價降至低點123美元/噸。市場最新監測顯示,鐵礦石價格本周漲幅在5% 左右,其中,品位在 63.5 的印度粉礦報價已經突破140美元/噸,一周內漲幅超過10美元/噸。
根據鐵礦石季度定價公式,三季度鐵礦石價格將按照 3-5 月中國地區的鐵礦石現貨均價計算,核算之后離岸價就超過140美元/噸,到岸價更是達到了 150 美元/噸左右。也就是說,目前鐵礦石協議價要較中國市場現貨價高出約20美元/噸。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鋼市價格反彈的“導火線”是建筑鋼材,尤其是上海的建筑鋼材。由于前期一系列宏觀政策的刺激,鋼市心態出現微妙變化,與此同時,上海市 場二級螺紋鋼出現了每噸3600 元的低價,這個價格基本已經處于“行業虧損”的水平,所以導致了部分中間商“出手收貨”,恰在此時,國內資本市場也出現了明顯啟動的跡象,由此形成“共 振”,整個鋼材現貨市場便出現了一輪快速、明顯的報復性上漲。而這也帶動了鐵礦粉價格的上揚。
記者在市場調查中也了解到,大多數鋼貿商認為,本輪鋼材價格反彈,炒作因素居大,終端需求并未回暖。泰安經營中厚板的韓經理認為,即使再漲,也只是空漲, 因為下游需求沒有改善,成交量并沒有上去,市場整體處于有價無市狀態。在萊蕪經營鋼坯生意的陳經理說,現在的鋼市,更像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有 閑余資金的大戶在鋼市撲騰,一有利好消息就推波助瀾,將價格推上去,趁機將自己的貨賣出去。等自己的貨賣出去之后,繼續唱低價格。鋼材金融屬性的增加,使 很多人單靠炒作就可以在鋼市中盈利。
陳經理還表示,在這時候,考驗的就是鋼貿商的心態,有些鋼貿商明知道終端需求沒有改善,可是看到價格上漲,還想大量存貨,期望大撈一筆。不過,如果對鋼價 上漲的期望值過高,看不清形勢的話,就有可能中了炒家下的套,被高庫存套牢。市場需求低迷,價格又如此暴漲,一點都不正常。這就是沒有魚餌,魚是不會上鉤 的,所以,炒家先將價格拉高,引魚上鉤,迅速出貨盡快撤出,留下的是那些來不及撤離的人。
新一輪價格走勢帶來哪些變化
中國作為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也是最大的鋼材生產國,新一輪的價格走勢,對整個鋼材市場會帶來那些影響?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表示,對于整個鋼材市場,從全球的角度來說首先是對價格的影響。今年,從全球定價上來講,實際上它是由過去的年度定價 向季度定價轉,也就是定價的周期縮短了,而且從技術定價向現貨定價轉,相當于供給方,就是鐵礦石的供給商想獲得這個價格上漲的好處。但連續三個月的價格下 跌以后,它會導致鐵礦石價格的倒掛,也就是它的價格實際上有下降的壓力,雖然現在它沒有發生一個更顯著的長趨勢變化,但是價格會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而變 化,全球的定價機制、定價的話語權正在一步一步地變化,又要回到過去的長期定價的趨勢上來。
其次,全球的鋼鐵行業和鐵礦石行業都在進行調整,包括現在過剩產能的調整和落后產能的淘汰。比如中國今年上半年所采取的政策,以及去年以來,一直采取的對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的淘汰。
再者,這一輪全球鋼鐵價格的上升和鐵礦石的上升,包括到之前連續三個月的下降,越來越多地誕生了節約鐵礦石和節約能源資源的技術,也包括一些新的礦產資源的勘探開采技術,這有可能帶來該行業的一次技術革命。
面對漲漲跌跌我們如何出招
國家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只有退出機制的良好配合,真正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才能變被動為主動。
對于目前國內的鋼鐵形勢,他建議,首先應該加快聯合重組,避免盲目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包括產品的質量要升級,產品工藝的升級。還有我們目前所采 取的政策是要淘汰落后產能的政策,這就需要退出機制要密切配合,也就是要給足出路,包括地方財政、地方穩定、就業、地方經濟的發展。只有處理好這些,才能 真正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 目前國內大小鋼鐵生產廠家有 800多家,而只有減少到200家左右,才真正合適。
今年到6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鋼的預產水平仍然在每天179萬噸,這個數字還是很高的,這就導致了社會庫存、鋼廠庫存居高不下,鋼材市場很難獲得一個合理的發展。
而另一方面,我國的鐵礦石主要依賴進口,進口量已經達到我們鐵礦石消費量的近70%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下決心到發展中國家去,到澳大利亞、巴西,三大礦以外的地方,搞鐵礦石投資建設,甚至搞聯合性鋼廠。這樣才可能解決鐵礦石采料的 問題,改變在經營上、在上游受制于人的被動狀態。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