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經濟版圖逐步成型
新華網濟南12月3日電(記者滕軍偉、鄧衛華)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復《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我國今年批復的第8個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專家表示,加上之前出臺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我國區域經濟版圖已形成東、中、西部并行、東部沿海地區較為集中的新區域經濟版圖。按照《規劃》,黃河三角洲將成為環渤海地區具有高效生態經濟特色的重要區域,成為我國重要的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特色產業基地、后備土地資源開發區和環渤海地區重要的增長區域。
山東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廣杰說,國務院批復《規劃》,不僅實現了山東省沒有區域進入國家戰略層面的歷史性突破,對完善我國沿海布局和區域經濟版圖也有重要意義。
從我國沿海發達區域來看,黃河三角洲還不是一個實力雄厚的經濟區域,經濟總量與青島市相當,但除去以勝利油田為龍頭的石化產業和以濱州魏橋集團為代表的紡織產業外,其余產業大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規模以上產值項目少、產業鏈不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認為:“和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相比,黃河三角洲面臨發展與轉型的巨大壓力,要在生態和發展兩方面協調發展,找出一條發展和保護雙贏的道路。國務院批復《規劃》,為黃河三角洲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今年以來,國務院先后批復了《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橫琴總體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和《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等7個規劃。今年批復的區域經濟規劃數量幾乎是過去4年的總和,出臺速度前所未有。
李文華說,一個地區和周圍有密切的關系,比如說交通、人居環境等,如果只從很小單位來規劃,難免有很多局限性,強化以區域為單位的綜合開發,打破傳統的行政劃分,集中力量推動區域的經濟、社會、生態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
李廣杰說,國家通過發揮區域優勢,促進特色板塊崛起。今年8個區域發展規劃各有特色,如遼寧沿海經濟帶起到拉動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作用,江蘇沿海地區的發展有利于提升江蘇經濟社會整體發展水平、縮小蘇南蘇北發展差距。他說:“國家已經正在推動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加上近年出臺的區域發展規劃,我國已經形成東、中、西部并行,東部沿海地區較為集中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