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金屬稀土專利被判無效,中國企業迎來新機遇

由7家中國稀土企業組成的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稀土聯盟”)在美國向日立金屬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立金屬”)提起的專利訴訟,近日獲得有利宣判。
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于近日做出了終審書面裁決,裁定日立金屬6,491,765和6,537,385兩項專利中涉訴的全部權利要求無效。
6,491,765和6,537,385這兩項專利的內容基本相似,主要保護燒結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工序中的重要工藝步驟——氣流磨制粉。這兩個專利曾經是日立金屬在2012年8月對包括3家中國稀土永磁企業在內的29家企業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起“337調查”案件中的兩個專利,是日立金屬在其100多個美國專利中經過精挑細選出來做為阻止中國公司出口美國稀土磁體的重要專利武器,“價值無法衡量”。
燒結釹鐵硼是稀土中的釹、氧化鐵與硼的合金,被稱之為“磁王”,是稀土下游應用領域之一永磁材料的一種,并且占比最大,廣泛應用于電動機、風電、磁懸浮、磁共振等,涉及音頻設備、電動工具、電機、電子電路配件、汽車配件及運動配件。每年8萬多噸的釹鐵硼產量中,其中有專利許可的產量為兩萬噸左右,剩下的6萬噸中,有3萬噸至4萬噸在國內市場消化,還有兩萬噸至3萬噸出口仍需要獲得專利許可。中國的200多家釹鐵硼企業,貢獻了幾乎占全球產量80%的釹鐵硼。此前,大部分企業以掛靠具有專利使用權的企業出口。這些企業需要支付一些費用,用更換產品標簽的方式出口。而目前被日立金屬許可出口的中國稀土永磁企業只有8家。
一位接近應訴企業的稀土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稱:“上訴判決再次證明,日立金屬的專利穩定性存在嚴重瑕疵。”他認為,日立金屬的專利許可延續系通過捆綁搭售、訴訟恐嚇等方式實現的。
日立金屬是一家總部位于日本東京的企業,系全球最大的生產、銷售燒結釹鐵硼企業。通過并購和自行研發,獲取了眾多燒結釹鐵硼的專利。截至目前,日立金屬擁有600余件燒結釹鐵硼相關專利。采取許可的形式,在其專利覆蓋的區域授權被許可人在日立金屬的相關專利之下生產和銷售燒結釹鐵硼磁體,日本以外的被許可人不允許在日本銷售釹鐵硼磁體。
在中國,日立金屬只授權了中科三環等八家企業,而以稀土聯盟企業為代表的未獲授權企業受制于日立金屬的專利封鎖,則無法進入美國、歐洲、日本等高端市場,這導致國內燒結釹鐵硼磁體產能嚴重過剩,產業結構無法升級。
針對此行為,沈陽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同創強磁材料有限公司、寧波永久磁業有限公司、寧波科田磁業有限公司、杭州永磁集團有限公司、寧波華輝磁業有限公司、廣東江門磁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于2013年8月成立了“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在中國針對日立金屬的捆綁搭售等行為提起反壟斷訴訟,在美國也提起了專利無效程序,想要打破日立金屬的專利封鎖。
2014年8月11日,稀土聯盟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起了針對日立金屬核心專利6,491,765和6,537,385的無效程序;稍后2014年10月,稀土聯盟中的4家寧波企業向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日立金屬搭售以及拒絕許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侵權。
2015年12月,在寧波的反壟斷案件已經開庭,目前案件正在等待一審判決。
2016年2月8日,美國專利商標局終審確認6,491,765和6,537,385號專利無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