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稀土供應商-廈門中鎢在線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 更新時間:2015-11-25 14:19:25 |
2015年稀土遙感監測論壇在江西理工大學舉行
11月21日,“2015年稀土遙感監測論壇”在江西理工大學舉行。江西省遙感應用協會會長朱永剛、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負責人張強、江西理工大學副校長邱廷省出席論壇并講話,論壇由江西理工大學建測學院黨委書記劉小生主持。
開幕式上,邱廷省代表學校對參加論壇的領導、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兄弟院校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從辦學地位、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服務行業等方面介紹了學校的情況。他希望大家在交流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經驗,并預祝此次論壇圓滿成功。
朱永剛、張強在論壇上發表講話。他們指出,目前南方離子型稀土礦被大量開采,由于礦山多在山區,無序非法盜采屢禁不止。粗放式的資源開發方式,不僅對資源帶造成浪費,同時還帶來大面積土地損毀、植被破壞等生態問題。稀土開采監測難度大、成本高、監管不利等制約了行業發展,因此探測新的有效的監測方法迫在眉睫。他希望此次論壇通過交流和研討,以遙感和GIS為代表的空間信息技術在稀土開采監測方面的應用能夠促進南方稀土的監測與管理創新,推動稀土行業有序可持續發展,為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崛起提供技術支撐。
會議期間,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獲得者、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吳立新做了題為《礦區遙感監測的若干問題》的報告,香港理工大學教授丁曉利做了題為《INSAR及其在礦山變形監測中的應用》的報告,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代晶晶做了題為《高空間分辨率遙感技術在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山監測中的應用研究》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學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員邱玉寶做了題為《近26年來贛州地區路表環境遙感與變化分析研究》的報告,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孫文彬做了題為《基于高光譜數據的水質監測方法探討》的報告,東北大學副教授包妮莎做了題為《草原露天煤礦區環境遙感監測研究》的報告,中國礦業大學副教授肖昕做了題為《礦區環境問題與監測》的報告,長江大學博士鄧帆做了題為《遙感技術在洞庭湖濕地研究中的應用》的報告,贛中南地質礦產勘查研究院遙感技術中心主任祝愛明做了題為《基于數學地質方法的遙感技術找礦》的報告,江西理工大學副教授李恒凱做了題為《南方稀土礦區開采與環境影響遙感監測研究》的報告。
據悉,此次稀土遙感監測論壇由我校及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江西省遙感應用協會,江西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建筑與測繪工程學院共同承辦。論壇圍繞稀土遙感監測的核心理論和技術問題,從稀土礦區環境遙感建模與分析、高分影像提取與分析方法、水土污染的高光譜識別與分析、3S技術在礦業中的應用等方面進行廣泛交流和討論。 |
|
上一個文章: 11月24日稀土指數為286 |
文章錄入:huan 責任編輯:huan |
下一個文章: 沒有了 |
閱讀量: |
|
【字體:小 大】【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