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并存,稀土市場何去何從
【中鎢在線新聞網-鎢新聞】
近日,在第五屆中國稀土市場研討會上,國內外稀土行業專家及經濟學家分別就2015年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稀土替代技術以及下游應用領域的市場狀況做了詳細的分析和解讀。
中國稀土學會副秘書長張安文認為稀土材料替代的原因主要是稀土供應不足或稀土價格高企,國內外尋求替代材料及相關技術,被替代的材料及技術升級換代,具有更好的性價比。他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替代模式:
1.資源替代:資源消費國尋求供應多元化,替代中國供應,將逐步形成美、澳、加、越南、印度等多國供應的格局。
2.業態替代:生產性服務業對部分制造業替代。
3.原料替代:用中國以外的稀土原料生產稀土鹽、氧化物、金屬、合金等。
4.材料替代:高性價比材料替代較低性價比材料、節能材料代替耗能較高材料、低(無)污染材料替代污染較高材料。
5.顛覆性替代與改進型替代。
6.技術替代: 新一代技術替代老技術。
7.裝備替代:新一代高效、低耗、綠色生產裝備替代老一代裝備。
8.系統替代:從材料到技術到裝備全面替代,如太陽能發電對化石燃料發電的替代。
材料替代的一般效應是正面的、有益的,如稀土釹鐵硼技術替代鐵氧體磁體,磁能積等各項指標有突破性提升,大大減少了磁體的重量、體積,用釹鐵硼磁體的器件、設備使用性能顯著改進,提升節能環保效益。由于供應及價格等原因,造成已采用釹鐵硼的裝置又改回被替代的鐵氧體等,這就是有害的逆向替代,從長遠和綜合效益看是得不償失。
與稀貴、稀散、稀有金屬相比,稀土資源可使用年限要長得多,因而Ge、In、Bi、Ga、Se、Te、Ru、Rh、Pd、Os、Ir、Pt等的替代及減量化更為重要及緊迫。對于稀土高豐度元素Ce、La等加大應用力度,并替代Pb、Cd等有嚴重污染的元素,重稀土如Tb、Dy等主要是減量化,防止完全替代降低材料性能。在以永磁材料為代表的多種功能材料中,稀土加入量不多,或作為主要組分,或有明顯的改性作用,稀土的被替代,會大大降低材料性能,犧牲性價比,因而是不合理的,不經濟的。
他認為稀土上中下游企業互動,共同發力避免逆向替代,擴大稀土應用領域和應用量,恢復以稀土釹鐵硼為代表的重要市場,這不但對稀土產業化的振興有重要意義,也對高技術的發展和節能環保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稀土應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并遠大于稀土相關企業自身效益,從長遠看稀土供應也不成問題,因此稀土被替代不宜提倡。
日本東京大學Nabeel A Mancheri研究員做了日本稀土戰略評估——供應鏈脆弱,價值鏈不確定性的報告,他認為日本在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之前已經意識到其對中國稀土的過分依賴問題。這可以追溯到2008年,當時豐田通商株式會社(Toyota Tsusho)和雙日株式會社(Sojitz Corporations)聯合國有企業越南煤炭礦業集團共同投資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用融資和技術支持作為交換,日本獲得開采越南萊州省Dong Pao 稀土礦的權利。同時,日本政府機關和獲得當地政府支持的越南私營企業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全球對日本產品的需求推動了日本對稀土元素的需求增長。磁體將會繼續主導價值鏈,因為隨著新型節能系統的重要性逐漸提高,終端產品需求也會增加;催化劑市場需求基本穩定,主要依賴汽車產銷量的增長,同時由于頁巖氣行業發展,尤其是美國頁巖氣產業的發展,其需求將會增加;LED作為未來趨勢,三基色熒光粉需求將會大幅下滑;用氧化鋯來替代鑭,由于有一些在技術上的投資,拋光粉需求將不會下滑。
其他幾位報告人分別就釹鐵硼、拋光粉、熒光粉及儲氫材料的市場狀況及技術進展、專利等問題做了詳細的講述。
天津包鋼稀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閆慧忠在稀土儲氫材料專利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建議,第一,要加強產學研結合,國內主要申請人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全球排名前十的主要申請人都來自日本的企業,表明我國專利技術產業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依然較低,我國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投資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企業和科研院所聯盟應成為我國在該領域參與技術和市場競爭的良策。企業與高校和研究所專利申請人應當主動積極尋求合作渠道,推進我國本土專利技術的產業化,建立企業的專利保護網,在專利技術、市場、研發等方面共同應對國外申請人的強勢地位。
第二,加大對專利技術的挖掘,應了解儲氫材料領域的技術空白點,例如,改進活性、降低成本、輕量化等,尋找突破點,避免重復勞動和浪費投資。其次,日、美還有大量的專利技術未進入我國市場,如AB5型稀土儲氫合金的制備工藝(特別是表面和熱處理)技術。這對我國申請人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應當及時關注該領域的產品研發動向,同時重視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目前我國儲氫合金在品質、品種上與國外相比,都存在著明顯的差距。隨著我國汽車工業、電子工業等的快速發展,必須研究開發儲氫合金的關鍵共性技術,如新型復合合金、結晶晶相結構控制、表面處理工藝等,才能與國外公司形成強有力的競爭。此外,積極開發新型稀土儲氫合金,追趕世界技術強國。近年來,三洋已將重點轉移至A2B7型合金的開發利用,而我國的研發進度遠落后于日本,研究領域也主要局限在合金組分的控制上。
第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鼓勵對外申請專利,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是企業謀求長遠發展的根本。應推動科研院所與企業的結合,將人才和技術優勢轉化為知識產權優勢,加強技術創新意識。鼓勵我國申請人積極走出國門,搶占國外市場。目前我國進入美、日、歐的申請寥寥無幾,隨著我國產業界的轉型升級,在走出國門的時候必然面臨知識產權問題,因此積極申請國外專利,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專利布局,增強知識產權優勢。國外儲氫合金合成技術專利很多已過保護期,國內企業應在自有的合成技術基礎上利用國外的專利技術,通過相互協作進行重點攻關與突破,使我國的儲氫合金及其產業真正走向國際市場。當前我國是專利布局的熱點之一,我國企業在將產品推向市場之前,還應作相關領域的專利檢索,避免侵權。
第四,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專利戰略。首先,企業應積極通過專利申請來保證自身的競爭力,同時應采取防守型的專利戰略,即靈活地使用購買專利技術和專利交叉許可的策略,在競爭與合作的共存中不斷發展。儲氫合金企業之間應積極倡導并建立專利聯盟,在合適的時機下推廣其專利標準,以共同抵御國外企業的沖擊。另外,國內企業在引進國外先進專利技術后,還應對其進一步研究、消化、吸收和創新,將創新的技術再同時向國外申請專利,即運用專利回輸策略。
上海華明高納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瑋分析表示,我國稀土拋光粉的年需求量約為1.5萬~2萬噸。其中飾品和建材用拋光粉的價格相對較低,需求量變化也不大,年需求量維持在5000~6000噸的水平。影響稀土拋光材料的價格和用量的主要因素是光電信息市場。2014年光電信息產業的拋光粉需求量約為1.2萬噸,主要用于光學元件、觸控面板、液晶顯示面板三個領域。預計2015年光電信息產業的稀土拋光材料的市場需求將增長15%,預計該市場的全年用量達到1.4萬噸。2015年,價格的競爭將使光電信息領域的垂直整合更加劇烈。京東方、長信等液晶面板企業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向觸控面板產業擴展,稀土拋光粉的客戶將更加集中。與之相對應,稀土拋光材料行業也會將進入整合淘汰階段。
鋼鐵研究總院董生智教授認為釹鐵硼永磁材料的需求已進入中速增長期,年增長率從20%以上,降低到10%~15%,供大于求的市場現狀,迫使企業加強研發投入,改進管理模式,向上下游發展,未來2年將有10%以上的企業進行轉型、合并、重組,風能、電動汽車、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是驅動釹鐵硼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力量,組織調控技術、稀土平衡利用是研發工作的重點,電動汽車等專用永磁體將結合相應標準取代目前的磁體牌號規則。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元紅博士分析2013年白光LED熒光粉需求量約50噸,由于市場對照明產品要求高,用粉量增加,2014年需求量約100噸。與傳統熒光粉相比,市場容量小,與傳統燈具相比,熒光粉成本占比小,客戶水平參差不齊,熒光粉種類多樣性,LED技術在發展,對熒光粉品質持續創新性高。
2015年對于稀土市場而言也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政策方面,稀土大集團整合將在年底有實質性突破,繼取消稀土出口配額后,稀土出口關稅也將在5月取消,稀土行業打黑呈現常態化。隨著國家“一路一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等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國過剩的產能也將會得到消化,對于稀土行業而言也將是一個新的契機。在供求方面,稀土上下游各領域普遍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很難支撐價格的反彈,即便因為某些政策或者炒作而引起的價格反彈,也并不穩定。
稀土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鎢在線”,了解每日鎢鉬最新價格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