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研20億元稀土合作意向確已簽署
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安泰科技董事長才讓日前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鋼研與山東微山縣政府在人民大會堂確實簽署了20億元的稀土項目合作意向書。目前雙方仍在探討具體的合作方式,包括建立下游配套產業加工項目,不排除入股或并購微山稀土礦。但目前仍處于洽談階段,尚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進軍稀土 拓展上游產業鏈 “作為稀土的使用企業,我們集團十分關注稀土。”才讓表示,現在稀土確實是一種戰略的資源,不光是包頭的輕稀土,以及江西贛州這一帶的重稀土工程,現在已經是越炒越熱,國家也很重視,國際上關注的也很高。過去,中國鋼研本身并不直接涉足稀土,稀土的采選、分離,不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只是使用稀土,是從資源的保障,安全的供給以及合理的價格這幾方面來綜合考慮的,我們并沒有打算大規模進軍整個稀土行業。 據了解,中國鋼研在稀土功能材料研發方面具有綜合優勢,在稀土永磁材料研究、制備技術和實驗設備、檢測設備等方面居國內領先。在國內較早開展了一些新型材料研究開發取得了較好成果。然而稀土資源也是中國鋼研重要的戰略資源,集團旗下安泰科技、功能材料研究所等下屬公司均有產品依賴稀土原料。目前稀土研發工作主要集中在集團本部和下屬的功能材料研究所,但釹鐵硼生產基本都在安泰科技。 才讓坦言,中國鋼研集團過去的發展模式太單一。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承擔的就是向全國冶金業輸出技術的責任。隨著科研院所企業化的推進,安泰科技的組建上市,標志著中國鋼研在發展模式上開始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早期我們市場化程度不夠,現在,隨著集團企業化以后,我們將立足于中國鋼研現有的稀土永磁產業一些應用研究,并向上向下可能都有一些擴張和延伸。”才讓表示,過去我們只搞磁體,但現在,我們要把磁體加工成器件。過去我們并不搞礦,只與包頭、贛州的稀土采選、分離、冶煉企業保持了良好的關系。 “山東微山和我們現在有初步的立項,在人民大會堂確實是簽署了一個合作的意向書,現在正在談。”才讓表示,此次與山東微山的合作也是偶然的機會,山東在發展稀土及稀土產業的時候和我們有所接觸,地方政府希望我們在產業鏈的后端向山東和山東一些企業聯合,自然而然談到了稀土這個可能性。 對于近期國務院發布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積極推進稀土行業兼并重組。支持大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大力推進資源整合,大幅度減少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企業數量,提高產業集中度。才讓認為,新政策的出臺對我們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這與我們的戰略考慮是一致的。與單純資本投資企業不一樣,中國鋼研能輸入的不僅是資本,還有產業和技術。過去國家對稀土重視很高,但受限于地區利益和股東利益盤根錯節的沖突與限制,行業整合推進并不順利。現在有了明確的政策條例,國家要求提高資源利用率,這些宏觀調控符合我們的做法,我們也在研究政策。
收購設計院 推動工程總承包業務發展 5月17日在長春通鋼國際大廈,吉林省冶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與公司重組兩份協議正式簽訂,標志著中國鋼研聯合通鋼集團重組吉林省冶金設計院獲得成功。據了解,吉林省冶金設計院目前擁有冶金行業設計甲級、建筑行業設計甲級、礦山設計甲級等多項工程設計資質,已成為大型綜合設計企業。 “收購吉林冶金設計院對我們意義很大。” 才讓表示,由于中國鋼研除了自主產業以外,還需要成果轉化,即工藝技術轉變成裝備,變成生產線,這就需要資質和體系,由于中國鋼研沒有這種設計資質,通過收購吉林冶金設計院后,第一,資質問題解決了,第二,物化過程中系統的方法和專業隊伍也有了。 才讓表示,重組完成后,吉林省冶金設計院成為中國鋼研的控股子公司,中國鋼研持有51%的股權實現絕對控股,通鋼集團持有20%的股權,管理層自然人持股比例為29%。收購后,中國鋼研增加了冶金行業設計甲級資質、建筑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可形成一套完整的工程設計體系和隊伍,將大大推動全集團工程總承包業務的發展,促進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市場轉化,對中國鋼研集團做強做大意義重大。與旗下金自天正(600560)、新冶集團在冶金工程方面形成了優勢互補和無縫鏈接,而吉林省冶金設計院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新技術和新工藝。 對于市場傳聞中國鋼研與北京有研的重組,才讓表示,“按照國資委要求,兩家去年有接觸,但是最近沒有接到進一步指示,至于下一步如何,還要看國資委的統一部署。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央企重組要數量服從質量,成熟一家做一家。” 才讓表示,在“十二五”戰略當中,我們決定走以自主發展和收購兼并并舉的道路。過去我們是謹慎積極地推進兼并重組,現在是積極謹慎地推進。現在,集團確定兩條腿走路,資本運營力度要大,收購兼并要快,重組吉林冶金設計院就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十二五時期,中國鋼研將集中資源,內部整合,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做大做強金屬新材料領域,冶金工藝技術、工程與裝備領域,冶金分析測試領域,適當拓展,形成有限相關多元化、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業務布局。增長方式上,從自我積累的投資新建為主向投資新建與兼并重組并重轉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