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業走進“春天里”
2月1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會議明確提出,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 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次日,稀土板塊指數上漲0.4%,跑贏上證指數0.3個百分點。此次出臺的稀土政策,猶如一縷春 風,為我國稀土行業注入新的氣息和活力。
稀土被稱為“工業的黃金”,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應用日益廣泛。“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鄧小平南巡講話 時的這句名言,讓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的確,我國稀土資源豐富,儲量約占世界的1/3左右,但供應量卻達到世界的90%以上。2010年1~11月,我國 共出口稀土3.5萬噸,出口量約占國內總產量的1/3。雖然出口數量占了絕對優勢,但在國際市場卻不具有定價權,本來金貴的稀土常常賣了“土價錢”。另一 方面,我國稀土企業多且散,盲目競爭、無序開采、技術落后造成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這些因素嚴重制約了稀土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 此次制定了四條硬措施:一要建立健全行業監管體系,加強和改善行業管理;二要依法開展稀土專項整治,維護行業秩序;三要加快行業整合,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四要加快稀土關鍵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這次部署下,諸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將得到更為迅速的解決,這對稀土行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
此次出臺的稀土“國四條”,也是前期政策的進一步深化。為了加強對稀土資源的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國土資源部去年出臺了《關于開展稀土等礦產開 發秩序專項整治工作檢查驗收的通知》,要求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全國稀土等礦產開發秩序專項整治;商務部表示,將同步實施包括設置出口配額、出口關 稅、企業出口資質三項政策,加強對稀土出口企業的管理;為實現稀土礦的可持續利用,保護生態環境,新年伊始,我國設立了首批稀土礦國家規劃礦區,規劃區總 面積達2500多平方公里;此后,國土資源部又與商務部聯合出臺政策,遏制稀土違規勘查開采行為……這些措施,和“國四條”一脈相承。不同的是,之前的措 施側重微觀領域,主要針對稀土行業存在的某一方面問題對癥下藥,而此次出臺的“國四條”側重宏觀調控,是對稀土行業痼疾的一次全面診治,也可以說是對前期 政策的進一步綜合和深化,它涵蓋了稀土行業的方方面面,上至行業準入、資源開采,下至行業整合、技術研發,條條直指問題,項項都很給力,為規范我國稀土行 業發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保證。
為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新格局,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還需要全國一盤棋,上下齊心、通力協作;需要相 關部委加強溝通配合,明確責任分工,抓好督促檢查,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對稀土礦山企業來說,要以大局為重,積極配合開展整合,加快兼并重組步伐,進一 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資源開采和冶煉水平。此外,為促進稀土行業健康發展,我國還將成立稀土行業協會,力爭在稀土產品定價、出口配額等方面施加一定的影 響,引領稀土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5年,對我國稀土行業來說,充滿了挑戰,也孕育著希望。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指導和驅動下,通過各有關部門和企業的共同努力,稀土行業會迎著風,走進“春天里”。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