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縣推動錳產業升級加快經濟方式轉變
今年6月底,天等縣宏峰錳業有限公司第二期工程年產2萬噸硅錳合金項目順利竣工投產,預計年產量可達4萬噸。
總投資10億元的廣西沙鋼錳業年產30萬噸鐵合金項目落戶天等,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工建設……
這是天等縣工業提速發展尤其是錳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天等縣委書記雷海良說:“天等正在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工業和‘五味’特色產業結構升級。錳產業是天等的重要支柱產業, 在發展錳產業上我們注重企業的合并重組和拉長產業鏈,切實提高經濟效益。同時,我們以‘科技’和‘服務’等手段扶持錳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抓招商引資壯大錳產業
近年來,天等縣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一批資金技術力量雄厚、影響力強的錳礦企業,先后成功引進了中天、宏峰、中信大錳等一批大型錳礦加工企業。這些企業進駐天等后,原有的采選冶煉企業進行改造重組,進一步盤活和壯大了天等的錳礦業。
真正實現天等錳業整體質量和實力提升的標志,是去年12月15日,天等縣成功引進了全國錳業的“航空母艦”——世界500強企業、 中國最大民營鋼鐵企業的江蘇沙鋼集團,沙鋼集團投資10億元對原天等縣鐵合金有限公司進行技改擴建,在原天等縣鐵合金有限公司4臺礦熱爐年產5萬噸硅錳合 金產能的基礎上,新建8臺16500KVA礦熱爐,最終實現年產30萬噸硅錳合金的生產規模。這個項目已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冶金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 作為全區三大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11年可完成所有投資。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預計正常年營業收入為25億元,年上交稅金 1.2億元,帶動當地就業人數近6000人。
抓技改節能提升錳產業
天等縣加強錳礦的開發利用管理,督促指導礦山企業的開采技術改造,提高開采技術水平和開發回采率,減少資源浪費。
天等縣積極引導企業加大技改力度,開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和適銷對路的錳產品,始終不渝地走科技強錳之路。天等縣中信大錳、中 天、宏峰等錳加工企業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對環保、消防、安全等設施的檢修維護、改造擴建,著力落實節能減排目標。據了解,宏峰錳業公司原有火法選礦錳 高爐一座,每天在生產過程中均有部分剩余煤氣未能充分利用。為了更好地利用剩余煤氣,宏峰公司計劃投入800多萬元進行技術改造,增建高爐煤氣收集和利用 系統與煤氣機械化粉礦燒結生產線,利用收集的煤氣進行機械化粉礦燒結,積極倡導節能減排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今年6月底,宏峰錳業第二期工程增加兩臺 16500KVA礦熱爐,現總共有3臺礦熱爐。
據宏峰錳業公司負責人介紹,年產30萬噸硅錳合金的節能減排技改工程按照“領先國際,爭創一流”的要求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 工程建設25MVA電爐2座,采用國內一流技術;二期工程建設50MVA電爐1座,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將達到循環經濟要求,配套的壓 球系統和余熱發電系統,能充分利用廢氣、廢渣,減少排放“三廢”,真正體現節能減排、安全環保、清潔生產的特點,實現人力投入少、產能高的目標。
“天等縣要轉變發展方式,必須以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為手段發展壯大天等錳產業,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高耗低能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 式,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天等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首要手段!”縣長藍曉特別強調,“天等錳業要創一流,節能減排首先要爭創一流!”
強化服務助推錳產業發展
天等縣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增強資源富集區資源型產業發展能力。重點抓好縣城工業園區的規劃、整合、建設工作,力爭在兩年內把縣 內五個工業集中區整合為一個10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園區,達到自治區A類工業園區的標準。與此同時,強化人才引進、人才培養、職工培訓,建設錳工業發展人 才小高地,提升全縣錳工業產業發展整體水平和競爭力。
今年8月9日上午,廣西沙鋼公司新址對面的山腳,鑼鼓喧天,鞭炮雷鳴,龍獅起舞,群情激奮。這是2010年全市年中會議天等現 場會召開期間,來自全市的各級領導干部在參加廣西電網公司天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工儀式的感人場景。這一輸變電工程是天等縣委、縣政府為滿足沙鋼企業 的用電需求,主動與廣西電業公司溝通協調而落實的企業服務項目。
天等縣強化服務意識,出臺一系列有利于錳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措施,并實行縣處級領導干部掛點企業服務機制,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過 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抓住錳產品市場價格上揚有利時機,積極協調解決礦石生產、電力供應等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錳業開足馬力生產。今年枯水期持續時 間長,天等縣積極實施枯水期電價優惠等激勵政策,全縣錳業用電量2.56億度,保證了錳礦業的正常生產。今年上半年,縣環保、經貿等部門積極協助廣西沙鋼 錳業有限公司做好環評、土地審批手續等服務工作,加快項目施工進度,受到企業的歡迎。
科學發展打造綠色錳業
天等縣制訂了“十二五”錳產業發展規劃,提出發展綠色錳業理念,建設生態錳工業基地。規劃中指出,依靠科學技術進步,積極推進產業 結構調整,重點培植錳業深加工,開發生產高附加值的錳系列深加工產品,延長產業鏈,加大后續產業開發,建立完整的錳工業體系。加強與國內外大型錳業企業合 作,引進資金、先進技術與裝備,加快形成錳業產業集群,提高行業市場競爭力,積極采用國內外錳業的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現有生產技術和工藝裝備, 淘汰落后生產設備,大力提升產業水平,形成以錳系列鐵合金為主的初級加工企業過渡到以電解金屬錳、電解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錳、中低碳錳等為主的錳加工企 業,進一步拉長產業鏈。重點抓好世界500強企業的江蘇沙鋼集團到天等縣投資10個億建設年產30萬噸硅錳合金項目,中信大錳天等分公司年產3萬噸電解金 屬錳項目、宏峰錳業年產4萬噸硅錳合金后期項目、中天礦業有限公司年產2萬噸中低碳錳項目和現有錳加工企業加工能力的提升等。到“十二五”末,天等縣錳礦 加工年生產規模為50萬噸,占工業總產值的80%。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