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鉬市整體行情尚可,在供應端與需求端的共同作用下,鉬化工企業惜售挺價心理普遍較強,報價也有所上調。目前,鉬精礦價格約2,380元/噸度,鉬鐵價格約163,000元/噸,氧化鉬價格約2,490元/噸度。在鋼招方面,今年上半年1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鉬鐵鋼招量均超過10000噸,這主要是受益于鋼企的高排產。然而,為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目標,多地區已經開始執行鋼鐵限產令,這會對鉬市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鋼鐵行業是除電力行業外最大的能源消耗與碳排放部門,碳排放量位居31個制造行業之首。從之前的數據來看,鋼鐵行業碳排放總量與產量呈正相關關系,再加上鋼鐵產量基數大,因而控制鋼產量成為了實現碳達峰的首要任務。
中鋼協數據顯示,2021年1-6月,我國生產粗鋼5.63億噸,同比增長11.80%;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生產粗鋼4.43億噸,同比增長12.06%。據業內人員測算,若要實現全年粗鋼產量不超過2020年,則下半年粗鋼產量同比要下降11.6%。
從省份來看,2021年1-6月,河北省粗鋼產量以12154.56萬噸排名第一,同比下降0.97%;江蘇省6358.06萬噸排第二,同比增長12.77%;山東省4526.05萬噸排第三,同比增長17.02%。可見,河北今年上半年粗鋼產量同比略有降低,不過與其他省份一樣下半年面臨的鋼鐵減產壓力依舊較大。
河北今年上半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的原因是2020年該省有較大規模去產能,如唐鋼、唐銀、石鋼、遷安軋一、松汀、建龍、唐山特種鋼、承德兆豐等鋼廠均在去年4季度關停,其中部分產能搬遷至省外如吉林、廣西等地。但這并不意味著該省下半年就沒有限產任務了,反而身處京津冀重點區域的它,環保限產和冬季錯峰生產已呈常態。
近期,江蘇、安徽、山東、甘肅、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均提出2021年全年粗鋼產量不超過2020年的目標。下半年,江蘇鋼廠將要通過增加檢修、設備技改、減少廢鋼用量等方式來減產,預計需要壓減812萬噸才能實現目標;山東若要實現今年壓產目標,下半年粗鋼產量最多只能3123萬噸,同比下降24%,其中環保評級B級企業壓減3%,B-級企業壓減6%,C級企業壓減9%。
經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可知,當前鋼鐵行業減產趨勢已確立,這對鉬鐵市場來說“無非”是一個利空因素,即鋼鐵限產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市場對鉬鐵的需求,從而影響鉬精礦市場和鉬制品市場的向好運行。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實現碳中和目標必將使其新能源、新基建、光伏等產業加速發展,這也能擴大鉬制品的應用,有利于對鉬市行情向好發展。所以,鋼鐵行業減產對鉬市的影響仍有待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