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復合稀土鎢電極燒結分層機理
鎢電極是一類廣泛應用于惰性氣體保護焊、等離子體切割、噴涂和熔煉等方面的關鍵熱源材料。1913 年發現的釷鎢電極材料是當前主要的熱電子發射材料。釷鎢電極具有起弧容易、電弧穩定、載流量高和抗焊縫污染等優點,但電極燒損和起弧性能難以滿足工業日益發展的技術要求。并且釷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在生產、使用和廢棄等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尋找替代釷鎢電極材料一直是各國科學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稀土氧化物的熔點高、逸出功低,具有優良的電子發射性能,并且稀土元素無放射性,成為替代釷的理想材料。作者前期工作研究了單元、二元及多元復合稀土鎢電極材料。結果表明:以稀土氧化物總量添加 2 . 2 %,且 L a 2 O3∶ Y 2 O3∶ Ce O2 = 1∶ 3∶ 1 ,即 WLa2O3=0 . 44 %、WY2O3=1 . 32 %和 WCeO2=0. 44 % 的鎢電極其綜合性能最佳。目前三元復合稀土鎢電極僅有小坯 條 (≤ 10mm) 生產的報道,而對于大坯條 (≥ 1 6mm) 的生產尚未見報道。無論是小坯條還是大坯條,在垂熔燒結過程中均存在稀土元素的擴散與揮發現象。而對于小坯條的垂熔燒結,由于坯條小,燒結溫度低,燒結過程中稀土元素擴散與揮發現象不明顯,因此燒結工藝容易控制,燒結后坯條質量較好;對于大坯條的垂熔燒結,因擴散與揮發現象嚴重,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分層現象。
對制備的摻雜鎢粉末采用不同工藝進行垂熔燒結,在燒結過程中用紅外測溫儀測量坯條表面的溫度,燒結溫度2440 ~ 2725 ℃,坯條密度16.4~ 17.3g / cm3, 坯條直徑16±1mm。取燒結坯條斷口觀察,即可發現存在明顯的分層現象。由坯條中心到邊緣,可分為三層,中心區域晶粒組織偏大,呈深灰色;邊緣區域晶粒細小,呈淺灰色;中心區和邊緣區的過渡區,晶粒大小位于兩者之間,顏色呈灰色。
垂熔燒結是在氫氣保護下進行的。在燒結過程中,由于坯條表面的熱輻射和保護氣體帶走了熱量,導致坯條中心溫度高于表面溫度,從中心到表面溫度分布不均勻,溫度依次降低。由于存在溫度梯度 , 使稀土鎢酸鹽由高溫區向低溫區擴散遷移。在鎢粉還原后稀土元素就以稀土鎢酸鹽的形式存在,燒結開始后隨著溫度的升高,W2CeO6、W2YO6、W2LaO6 相繼變成液態,原子的擴散速率急劇增大,稀土鎢酸鹽陸續開始沿晶界以及孔隙開始擴散 。溫度繼續升高,三種稀土鎢酸鹽變成氣體,開始以氣態形式沿孔隙及晶界擴散,并且擴散速率繼續加快,同時在原來稀土富集區留下孔隙 。這些孔隙成為后續稀土鎢酸鹽擴散揮發的通道,所以在坯條的不同區域出現了稀土元素的濃度梯度 。隨著燒結過程的不斷進行,燒結體內的氣體及稀土鎢酸鹽不斷的排出,孔隙數量減少,致密化程度升高。特別是表面致密化的出現,使得后續稀土鎢酸鹽的擴散揮發通道減少,以至于燒結后期稀土鎢酸鹽被封閉于坯條內部。
三種稀土鎢酸鹽中,La2WO6的熔點最高,其次是Y2WO6,最后是Ce2WO6。在垂熔過程中,燒結溫度最先達到Ce2WO6 的熔點,所以Ce2WO6最先產生擴散和揮發,即:Ce的損失比較嚴重,其次是Y,最后是La。
表面與中心存在溫度梯度,相應的晶粒長大也就不均勻。坯條中心部分溫度較高,晶粒長大速度較快,邊緣溫度低,晶粒長大速度慢。同時由于不同溫度下稀土鎢酸鹽的擴散驅動力不同,導致稀土元素在鎢坯條內部分布不均勻。
溫度較高的芯部,稀土元素含量偏低,溫度較低的表面區域,由于稀土元素在表面的揮發,導致含量也較低,而鄰近表面的則存在一個稀土元素含量偏高的富集區。由于稀土第二相粒子能夠阻礙晶界運動,抑制鎢晶粒的長大,有細化鎢晶粒的作用,因此稀土元素的這種不均勻分布,導致晶粒長大也不均勻,這就加劇了中心和邊緣組織大小的差異。鄰近坯條表面區域,由于稀土第二相粒子的影響而形成細晶組織,中心稀土第二相粒子影響較小,而組織粗大,表面由于稀土鎢酸鹽的嚴重揮發和熱輻射所帶走的大量熱量,導致溫度較低形成非完全燒結組織,為未消失的閉合和未閉合的燒結頸孔道結構。這三種不同的組織結構在宏觀上即形成了坯條分層現象。
鎢鉬制品生產商、供應商:中鎢在線科技有限公司 詳情查閱:http://www.chinatungsten.com 訂購電話:0592-5129696短信咨詢:15880262591 電子郵件:sales@chinatungsten.com 鎢圖片網站:http://image.chinatungsten.com 鎢視頻網站:http://v.chinatungsten.com 鎢新聞、價格手機網站,3G版:http://3g.chinatungsten.com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鎢在線”,了解每日鎢鉬最新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