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文支持廢舊商品回收利用
2011年11月10日 中國有色網
日前,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完整的先進的廢舊商品回收體系的意見》,其中提出,到2015年各主要品種廢舊商品回收率達70%,以及扶持大企業發展和設立專項資金予以扶持。 據了解,目前國內廢舊商品回收率僅為25%,相關的回收利用標準及政策法規尚未健全。而此次該《意見》的下發,也正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廢舊商品回收利用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意見》明確的重點任務有:一是抓好重點廢舊商品回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高廢金屬、廢紙、廢塑料等主要廢舊商品的回收率,加強報廢汽車回收拆解管理。二是提高分揀水平,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專業分揀中心,實現精細化分揀處理,促進廢舊商品回收加工一體化發展。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建立健全產、學、研銜接互動機制,在國家相關科技計劃中進一步加大對廢舊商品回收分揀處理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四是逐步培育形成一批組織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研發能力強、技術裝備先進的大型企業,發揮大型企業的示范和帶動效應。五是推進廢舊商品回收分揀集約化、規模化發展,試點建設分揀技術先進、環保處理設施完備、勞動保護措施健全的廢舊商品回收分揀集聚區。六是完善回收處理網絡,鼓勵各類投資主體積極參與建設、改造標準化廢舊商品回收網點,發揮中小企業的優勢,對拾荒人員實行規范化管理。七是加強行業監管,加強對回收企業站點、回收加工經營行為和市場秩序的監督管理。八是強化廢舊商品回收各環節的污染防治工作,嚴禁產生二次污染,建立以環保指標為主要依據之一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 政策支持 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國家一直不斷的積極號召節能環保,并發布一系列節能環保產業政策。涉及工業廢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地下污水處理、固體廢料處理等等。廢舊商品作為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核心力量,也已被列入“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此番單出指導文件顯示政策上對這一領域規模化發展的支持。 《意見》提出了三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專項基金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補貼,加大金融機構的服務力度,鼓勵并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清理領域內存在的不合法、不合理收費項目。二是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對列入各地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規劃的重點項目,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提下,于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內優先安排。三是完善促進和規范廢舊商品回收的相關制度,加快廢舊商品回收法規建設,建立廢舊商品回收統計體系,推進廢舊商品回收行業標準和規范的制修訂工作,編制“十二五”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規劃并納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產業規模化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專家表示,未來5年,廢舊商品以及工業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的標準均著眼于“廢品資源化”理念,即非僅僅滿足于以往的廢舊商品分類收集處理,而更強調產品經處理后的資源開發利用。例如,從廢棄電器中提取銅、錫等以及從廢棄電池中提取汞、錳、鎘、鉛、鋅等再生金屬,目前技術已比較成熟,相應的商業化利用前景也很廣闊。 據了解,中國再生金屬總產量由2001年的173萬噸增至2008年的502萬噸,增長566%,年均增長率達到22%。而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測算,到2015年中國主要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將達到1200萬噸。 產業公司將受益 有分析人士指出,廢舊商品作為資源綜合利用領域的核心力量,已被列入“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此番單出指導文件顯示政策上對這一領域規模 化發展的支持,而涉及廢金屬、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及廢鉛酸電池等主要商品門類回收利用或將成為未來產業化發展的支柱,涉足此方面業務的公司有望成為引領產業 發展的主力。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