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期貨引領“大合約”時代的先行者
3月10日報道, “鉛期貨25噸一手,做一手要6到7萬,有幾個小投資者會玩?”業內人士對記者如是說。相比5噸/手的銅鋁鋅,鉛期貨簡直是“龐然大物”。對于這樣的“龐然大物”,市場一方面肯定其抑制投機的積極作用,一方面擔憂其能否舉重若輕,交易活躍。 專家表示,“大合約化”將成未來發展趨勢,鉛這樣的“龐然大物”會越來越多,而產業客戶將成為“大合約”時代最受市場青睞的參與者。
市場反應冷熱不均 2011年,中國商品期貨市場迎來一位“重磅角色”——鉛。 近期,上海期貨交易所分別在深圳、上海和北京進行大型的鉛推介和培訓,預計鉛合約將在3月底、4月初正式推出。隨著鉛期貨上市時間臨近,業內對這一“龐然大物”的到來半喜半憂。 鉛的單位合約為25噸/手,預計鉛的上市價格在2萬左右,再加上15%的保證金,做一手交易需要7萬元左右的資金。與其他品種相比起來,鉛期貨貴得多。目前,做一手銅需要4.7萬元左右,螺紋鋼需要7000元左右,鋅大概需要1.4萬元,棉花大約需要2.4萬元。 通過走訪多家期貨營業部,記者發現,比起以往新上市的品種,鉛受到散戶的關注度不高。滬上一家期貨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來營業部詢問鉛期貨的小客戶幾乎沒有,大合約明顯不招人待見。” “大合約雖然將投機分子拒之門外,同時也令散戶望‘價’興嘆。”一位剛剛涉足期市的散戶向記者表示,言語中透出些許無奈。 “鉛目前還沒有正式上市交易,只是出完意見征求稿,誰也不知道這25噸/手的大合約到底怎么樣。說實話,這個品種很有可能不活躍。”永安期貨分析師郭誠坦言。 郭誠認為,做一手鉛的價格太高,對于散戶交易者壓力過大,限制了資金量。雖然從交易所限制過度投機的角度考慮,此舉有所幫助,但對市場的活躍卻有弊端。市場規模如果過小,這個品種的上市價值也會縮水。 相比散戶的冷淡反應,企業客戶對鉛的熱情明顯要高。據新湖期貨營業部工作人員透露,近期很多與鉛有關的企業,比如,鉛需求企業、加工企業,都非常愿意和期貨公司探討,學習有關鉛套保的東西。 事實上,涉鉛企業對于利用鉛期貨套期保值的需求非常大。鉛期貨上市可以改變涉鉛企業僅僅依賴現貨市場的被動局面,有效規避市場風險。
新湖期貨分析師張衛濤表示,長期看好鉛期貨。“鉛的下游蓄電池行業需求非常強勁,將長期利好鉛的基本面。而且鉛冶煉企業原料成本的上漲也對鉛價形成支撐,由于國內礦和進口礦的加工費始終維持低位,冶煉企業的利潤空間收縮,將支持鉛價繼續上漲。”
產業客戶將成“香餑餑” 業內人士表示,鉛是有色金屬“大合約化”的試驗田,未來國內期貨品種或將向“大合約”靠攏。此前,燃料油期貨已經上調到50噸/手,而準備上市的焦炭的交易單位據說為100噸/手。 隨著“大合約”時代的到來,產業客戶將成為最受市場青睞的參與者。長江期貨分析師黃駿飛向記者表示,合約大小對市場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目前市場投資者結構正在發生轉變,變得更有規模和更加專業化。而期貨本身比較專業,不是一般大眾都會參與的,重點吸引產業客戶的參與,也能保證鉛期貨的資金量。
南華期貨總經理羅旭峰表示,從目前商品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來看,主要以個人投資者為主,以及其他產業客戶組成,“大合約”化可以說是將“投資者適當性制 度”向商品期貨市場的一種引入,而該門檻使得產業客戶仍然能從事風險規避操作,僅部分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個人投資者無法參與交易,這有利于進一步優化投資 者結構,降低市場整體運行風險,從而促進期貨市場的穩健發展,實質上有利于期貨公司的長遠發展。
銀河期貨總經理姚廣認為,目前期貨市場主體參與結構仍以中小客戶為主,小資金客戶的市場生存率低,生存周期比較短,抗風險能力比較差。改成“大合約”可以提高交易門檻,通過提高入市門檻,降低抗風險能力差的、反復在市場上運作的資金的比例,使市場整體抗風險能力提高。 姚廣還提出,為了讓中國期貨市場運作更加成熟,在提高合約價值量的同時,還需要通過其他途徑來解決。比如,今后可以引入期貨基金這樣的機構投資者,可以將小資金變成大資金在市場運作,那么抗風險能力會大大提高,市場生存周期也會大大提高。
2010年,尚福林主席指出,目前期貨市場正處于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對此,羅旭峰表示,“期貨品種的‘大合約化’恰恰有助于期貨市場由量變轉向質變。”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