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資本市場的蹉跎時代
有色金屬市場正在步入“前怕狼、后怕虎”的蹉跎時代。 2月22日,國內資本市場甫一開市,開盤漲幅就接近7%的滬銅期貨主力合約,最終被“多殺多”情緒拖累,尾盤報收59020元,漲幅縮小為4.55%。
當許多人還在計算美元指數何時突破80點時,后者在春節期間最高已經達到了81.34點——美元作為全球資產計價貨幣,其漲幅越高,對基本商品價格的去杠桿化力度就越大。另一方面,比美元上漲更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央行開始抽取流動性,貨幣政策收緊導致全球資本市場去杠桿化作用明顯。這也直接導致金屬市場居高不下的庫存“堰塞湖”隨時可能崩潰,金屬市場開始醞釀新一輪的“多殺多”。 全球“去杠桿” 因對美國經濟好轉及中國消費趨旺的預期,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合約,在中國春節休市的這段時間內,累計上漲幅度超過7%。即便外盤如此強勁,長假歸來后的中國市場表現仍然令人失望:2月22日滬銅最終漲幅僅為4.55%。 多數市場人士將此現象歸結為“全球央行抽取資本市場流動性惹的禍”。就在春節前夕的2月10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首次開口表態,美國正在計劃實施從金融市場抽取流動性的框架性構想。 隨后,2月18日,美聯儲正式宣布提高貼現率25個基點,這也是繼中國央行在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宣布本年內第二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之后,全球最大經濟體宣布正式退出經濟刺激計劃。 “盡管美、中兩國央行都在強調此舉不會改變2009年以來形成的寬松貨幣政策,但就國內看,銀行從一月份開始就已經在實實在在地收縮信貸了。”私募基金經理金濤代理操盤的一筆資金來自某房地產商,然而在春節前,該地產商為了清算還付銀行貸款,從金濤手里要回了這筆多達上千萬元的投機性資金。 但就節日期間的外盤表現看,由于美國工業生產和房屋開工數據緩解了人們對經濟復蘇可能放緩的擔憂,外盤普漲。即使美聯儲逾三年來首次上調銀行貼現率,以及中國央行在一月內連續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都未能阻止外盤的漲勢。 “很多市場人士和我們交流時,都在疑惑外盤如此強勁,內盤緣何不強?”金濤認為,節后金屬期貨市場的表現不佳,緣于三重因素:一是我國央行已是連續第二 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接下來很可能是上調利率,進而使投機資本成本激增;二是信貸收縮導致房地產等對金屬市場構成主要需求的產業經濟膨脹趨勢明顯收縮,間 接導致市場需求下降;三是春節前,按照慣例,三大期貨交易所均將期貨保證金從12%提高到了15%以上,這意味投機杠桿被相應縮小,造成了階段性的去杠桿 化效應。 一位不愿具名的期貨公司機構客戶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證實說,出于對去杠桿化效應或會加速的考量和對美元指數加速上行的擔擾,自2月22日復市以來,主要金屬品種的機構客戶都在持續砍掉多單,這也構成了小范圍的多殺多局面。 針對全球或加劇的去杠桿化趨勢,美林證券北美經濟研究部負責人哈里斯公開表示,美聯儲收縮流動性至少也應該等到就業市場出現實質性改善,但事實上,該市場連回暖的跡象都不曾出現。哈里斯說,伯南克一旦在此背景下迅速終結當前貨幣政策,對商品市場多頭的打擊將不僅僅是去杠桿化,甚至是致命的。 事實上,由于認識到金融衍生品的杠桿作用是誘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歐美市場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致力于去杠桿化,不同的是,這樣的去杠桿化是建立在繼續濫發貨幣的基礎之上。歷史數據顯示,全球10大投行的財務杠桿,在2007年甚至達到30倍以上。而在美國2008年力主金融業去杠桿化的進程中,當年全球資本市場及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暴跌。 “2008年歐美市場去掉杠桿的效應,受2009年寬松貨幣政策推動,實質上又再次放大了。”金濤認為,本輪去杠桿本質是2008年全球去杠桿化進程的延續,不同的是,中國市場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第一次真正開始去杠桿,這意味內盤跌幅可能是巨大的。 警惕“多殺多” 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認為,商品期貨市場如果要出現“多殺多”現象,至少應該具備四個條件:即,商品價格處于高位,需求停滯不前甚至出現惡化,高庫存或高產能進入集中釋放高峰,市場即將進入熊市或大熊市階段。 “我們首先要搞明白,人們為什么現在擔憂商品期貨市場會出現多殺多局面。”朱斌分析稱,2009年以來的商品市場巨幅反彈完全是建立在貨幣流動性泛濫基礎之上,尤其是國內市場,通過實施寬松貨幣政策和4萬億元內需刺激計劃,不僅快速推動了鋼鐵、電解鋁、鉛鋅等主要工業品的過剩產能恢復生產,也使市場庫存攀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位。“在這一背景下啟動貨幣市場流動性抽取工作,勢必誘使具有一定資金成本壓力的大量庫存涌向市場,進而導致商品市場出現多殺多局面。”朱斌說,盡管有色金屬在LME的庫存有減少趨勢,但歐美市場的需求能否持續,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因此國際市場對金屬需求等基本面已經不能支撐價格大幅走高。 由于國內對農產品(000061)價格實施政策托底收購價保護,因此朱斌認為,商品市場如果因為貨幣市場抽取流動性而誘發多殺多,則重災區一定是在金屬市場,尤其是有色金屬。以倫銅為例,2009年最低為2993美元,最高為7425美元/噸,漲幅超過150%,全年僅9月份收出了陰十字星,整體積蓄了巨大漲幅。因此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首先具備多殺多的第一個條件——已處于價格高位且累計了巨大漲幅。 就需求面看,世界經濟復蘇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歐洲市場,需求基本是停滯不前的。故第二個條件也已滿足。 再看庫存和產能釋放情況: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庫存在2009年11月就再次攀升到10萬噸以上,達到近6年來的新高。甚至有機構預期國內銅的總庫存量超過100萬噸,這一數據來自全國一個季度的銅需求量。至于國內產能顯著過剩的鋼鐵、鋁鋅等產品過剩局面更是非常嚴重。 金濤對朱斌以上觀點非常贊同。他進一步分析說,美元指數從76點開始反彈以來,成功突破80點并盤桓在80點上方的事實,正在告訴商品市場多頭,“美元指數一漲,商品統統下跌!” “眼下還不能確定商品市場已經步入熊市,但至少美元指數大漲,預示商品價格已經滑落到了熊市邊緣。”金濤說,大范圍和大規模的“多殺多”局面是否出現,一方面要看美元臉色,另一方面,要看世界各國央行抽取流動性的力度和強度,以及時間點的選擇。 朱斌進一步分析說,由于鋼材價格受鐵礦石漲價預期強烈的推動,近期雖然盤桓不前,但其歷史漲幅并不大,也不具備大幅下殺空間,因此黑色金屬價格不會出現多殺多局面。 “大家現在都在談預期,這一時刻何時到來誰也說不好。”金濤認為,可以明確的是,當加息一旦出現,或有色金屬市場的高庫存出現快速松動,多頭市場就一定會出現“人踩人”的慘劇。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