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論壇特別報導:東方援手非洲崛起 資源拉動國家經濟
1月27日消息 在贊比亞北部銅礦帶一個綠樹成蔭的小鎮,俏查瑪坐在一個空蕩蕩的美發店里,一邊隱忍地堅持著,一邊夢想著未來的好日子。 “我們在耐心地等礦場開始賺錢,”她撥弄著脖子上那象征往日輝煌的金項圈,說到,“然后我們就能賺到錢了,這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在投資者眼里,非洲意味著大起大落,那里有饑餓、疾病、政變和內戰。對于很多人來說,這些有關戰爭、礦石、部落斗爭、不義之財,秘密的瑞士銀行賬戶的故事,讓這片土地變得異常刺激和危險。 索馬里缺乏有力的中央政府已近20年,尼日利亞總統亞拉杜瓦長期身體欠佳,這些都使得非洲最誘人的前沿市場出現權力真空。 在雷曼兄弟和迪拜世界這樣龐大復雜的機構倒下后,英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對經濟恢復的信心,在這名贊比亞美發師身上也可以找得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增長將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1個百分點,并將八個非洲國家列入2010年經濟增長最迅速的20個經濟體之中。據IMF最新的預測,生產石油的安哥拉和剛果共和國將分別有9%和12%的經濟增幅,均超過中國。 “非洲,”非洲風險咨詢公司的Tara O'Connor說,“是玩長線游戲之地,它并不完美,但未來大勢將趨向政治穩固,這將允許經濟活動持久進行。” 很多非洲國家,尤其是受益于中國的投資以及其對能源和礦產需求的非洲國家,將迎來新的繁榮時期。 有些投資者想知道非洲能否由投資冒險拓荒之地榮升為新興國家主流隊伍。本周召開的達沃斯經濟論壇便將非洲發展問題列為重要議題。 新興市場投資機構Insparo Capital的研究部門總監Francis Beddington說:“不在非洲投資就好比上世紀50年代錯過日本和德國,上世紀80年代錯過東南亞,上世紀90年代錯過新興市場。” 他認為長期看來,非洲有潛力成為明日的世界工廠和倉庫。 雖然昔日那個依賴援助,政府動蕩腐敗的老非洲還沒有消失,但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個擁有53個國家、10億人口、世界三分之一自然資源的非洲正在發生變化,正經歷著迅猛的城市化進程。
來自東方的援手 在贊比亞,裝載著炸藥和推土機的卡車轟隆隆地經過,為銅礦帶帶來了生機。政府將一些曾被關閉的礦場賣給了外國人,盧安夏礦場的新主人若不出意外的話將會是中國人。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在2009年中期接手這里,12月份正式開工,共有2,500名員工登記在冊,就業人數超過了上次繁盛時期的最高峰。 中國希望獲得非洲的資源以拉動本國經濟,非洲的公路現代化建設也得益于中國大手筆的投資。中非貿易額如今每年達1,000億美元,中國超過美國成為非洲主要的貿易夥伴。 中國去年承諾在三年內向非洲提供1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甚至有中國官員曾表示非洲也可以享有中國式繁榮,但其中仍存在巨大挑戰。 世界銀行稱:“在大多數非洲國家,尤其是收入較低的國家,發展商業的主要限制是基礎設施,企業的生產能力因此減少大概40%。” 世界銀行估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每年需要花費930億美元,相當于地區產值15%,來升級電網、公路、鐵路和下水道。但目前這方面的支出只有這個數目的一半,其中主要來自非洲的納稅人,即便按照世界銀行所規劃的提高效率之后,非洲每年還有310億美元的缺口。 這筆錢遠遠超過非洲的國內或國際借貸能力,也使得中國的投資顯得捉襟見肘,但是暗示了盛產碳氫化合物和其他礦產的經濟體有巨大成功機會。 以石油資源豐富的尼日利亞為例,預計該國2050年人口將達到2.9億,雖然該國政治混亂,但它一直是潛力榜上的第一名。 約翰內斯堡證券交易所總裁Russell Loubser說:“在很多方面,尼日利亞之于非洲就好比中國之于世界。這個國家太大了,無法忽視它。” “尼日利亞有問題嗎?當然。中國有問題嗎?肯定。但這些問題大到你可以忽視尼日利亞或中國嗎?決沒有。雖然有問題存在,但機會比問題更加重要。”
免責聲明:上文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并無義務對其原創性及內容加以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或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參考時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制作、轉載、同意會員發布上述內容僅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但不表明本站認可、同意或贊同其觀點。上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決策之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對上述內容有任何異議,請聯系相關作者或與本站站長聯系,本站將盡可能協助處理有關事宜。謝謝訪問與合作! 中鎢在線采集制作.
|